"菌肥"的5个认知误区!用前先分清是菌剂还是菌肥

目前,微生物肥料包括微生物接种剂(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菌肥)、生物有机肥(菌肥)三类。

  

在使用过程中,微生物肥料在提高土壤肥力、防控病害、提高品质作用显着,但也有朋友们反映效果不稳定,同一批次的品种在不同作物、不同时期、不同用量的情况下效果差异很大。经调查发现,大家使用这类肥料中存在诸多误区,主要体现在观念和使用方法上,今天就从大家对菌肥观念上的误区一一纠正。

  

242424.png

误区1:靠见效速度评价产品好坏,认为见效快的就是好菌剂或菌肥

  

肥料效果的发挥与微生物菌群繁殖速度、菌群数量关系紧密,菌群生长存在周期,这是与化学肥料和植物调节剂的最大区别,也就出现了微生物肥料速效性不如后两者的现象。

  

见效慢并不意味着品种是无效果的,能在较短时间内看到作物长势明显改善的品种未必是好品种,其中也不乏一些添加了植物调节剂的品种。

  

1321323.png


误区2:种类混乱,分不清使用的是菌剂还是菌肥

  

农用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有益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制成的活菌制剂;微生物菌肥包含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分别指目的微生物经工业化生产增殖后与营养物质和主要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活菌制品。

  

菌剂、菌肥最大的区别在于产品中营养物质及有机物料的含量,使用中需结合实际需求选择对路产品。

  

42424242.png

误区3:认为一种产品中菌的种类越多、菌种数量越大越好

  

复合菌剂的使用效果会受到不同菌种生长习性的影响,盲目的复合,极易造成菌种间的拮抗,影响效果发挥。产品使用后起作用的只有活菌,因此菌衡量的标准为“有效活菌数(CFU)”,有效活菌数量越大效果越好。

  

此外,菌的纯度也至关重要,当产品中霉菌杂菌数及杂菌率超标时也会影响应用。市场上少数不合格产品中含有致病菌,不仅修复不了土壤,还会导致病害发生。

88888.png

误区4:一个季节使用一次就可以,一次使用作用可持续多年

  

部分微生物菌种施入土壤后会大量繁殖,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成为优势菌群,但外部环境的改变会导致有益菌死亡,从而影响有益菌群在土壤微生物系统中的地位,要继续保持其地位,就需要在作物的生长期多次使用微生物肥料来补充有益菌。

  

253534343434.png

误区5:不注重菌的种类,认为一种菌可以解决多种问题

  

少数用户缺乏对症用菌的意识,选购产品时只注重是否含菌,而不关注菌的种类,使用不对症的菌品种后,达不到所需目的。

  

对于现阶段在农业部获得登记的微生物品种,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要结合需求、菌种特点、菌种功能选用对症的产品。

  

6565656.png

小结: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清楚微生物肥料的原理以及特点,对作物进行针对性,有效性施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章分类: 技术指导
分享到:
最新资讯
行业资讯
文章附图

  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   由于水溶肥料的生产方面,国家的准入门槛很低,“一根棍子一口锅,顷刻就是一吨多...

文章附图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27号公告,41项农业行业标准自2019年9月1日起实施。其中,4项为肥料和土壤调理剂...

文章附图

  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日前联合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11月9日上午,生态环境部...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总部:0775-2297668
经理:18877530881